心动态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李宇明教授做客东北大讲堂

作者:来源: 点击:

    2019新年伊始,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李宇明教授应中心主任周桂君教授邀请,来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英语语言史研究中心交流访问。期间,做客“东北大讲堂”,为师生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社会科学处处长王春雨教授主持报告会。
    李宇明教授兼任中国辞书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副理事长,国际中国语言学会(2016年-2017年)会长,《语言战略研究》主编。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语言学、语法学、心理语言学和语言规划学。出版《儿童语言的发展》《汉语量范畴研究》《语法研究录》《中国语言规划论》《中国语言规划续论》《中国语言规划三论》《当代中国语言学研究》《语言学习与教育》《李宇明语言传播与规划文集》及“ LANGUAGE PLANNING IN CHINA ”等20余部中英文著作,发表论文500余篇。著作与论文被译为蒙、藏、维、日、法、英、俄、韩等多种文字。主编《全球华语词典》《全球华语大辞典》(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主持《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研制。与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英国伦敦大学应用语言学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李嵬联合主编的THE LANGUAGE SITUATION IN CHINA  (VOLUME1~3) 由德国DE GRUYTER出版社与中国商务印书馆联合出版,并有日语、韩语译本。曾任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等。199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获香港理工大学“杰出中国访问学人”荣誉称号。2017年获“中国文化交流年度人物”称号。

                                                         李宇明教授在作报告
    “东北大讲堂”是东北师范大学一项大型学术性高端品牌论坛,讲堂以“东北”命名,志在“踞我不咸,一览八荒,中华破晓,雄鸡引吭”,旨在洞彻学术思想,加强内外交流,推动学科交叉,促进团队协同,以进一步振兴繁荣学校哲学社会科学。
    李宇明教授的讲座围绕着“世界知识的中文表达问题”展开。李教授在报告中首先指出语言的功能是帮助发现世界、描绘世界、适应世界,并提出了语言的六大功能分类体系设想,进而提出20种/200种的语言能力建设构想。他认为,我们现在面临着两大课题:世界知识的中文表达,即向中国讲好世界故事;中华文化的世界表达,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这两个问题互有关联,而面对中文在国际学界“边缘化”的问题,我们更应该思考“世界知识的中文表达问题”。
    他指出,解决世界知识的中文表达问题十分不易,须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不能因其不易而不思、不言、不行,更不能轻言放弃。他提出三种应对之策:一是提高全民的外语能力;二是努力发展以中文为轴心的20个语种自动翻译技术,完善信息获取与推送的现代知识工程,让中文成为国人获取知识的“路径依赖语言”;三是通过政策支持建立“中文自信”的学术评价体系,提升中文文本的国际声望,这是更为根本的打破语言藩篱之策。

                                                        李宇明教授与现场师生互动交流
     在与互动环节,李宇明教授就报告内容及师生们关心关注的话题与在场听众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报告会后,学校为李宇明教授颁发了“东北大讲堂”讲座证书。

                   
                                        颁发“东北大讲堂”讲座证书
     整场报告站位高远、视野宽阔、观点深邃、表述生动、启发性强,受到与会师生的热烈欢迎。李宇明教授的学术报告在东北师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普遍认为,李教授的报告信息量大,很多观点既新锐朴实,又高屋建瓴,令师生们耳目一新;报告指导性强,对学生、教师而言,既有思路的点拨,也有方法的引领。